您好,欢迎来到宜宾党建网!   今天是:     你是第29522133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工作
【双向互派奋进路】刘沙:杏林砺剑锋 丹心赴民需
发布日期:2024/9/6


刘沙,男,汉族,1991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21届中央选调生,退役军人事务部机关党委(人事司)一级主任科员。2022年9月选派到长宁选调生实践锻炼基地参加基层锻炼,挂任长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梅白镇联合村党总支副书记。

刘沙(中)与村干部在田间地头讨论村级发展规划

人生格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铭记使命,心系天地

在我前往四川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会轻易实现,不会只是敲锣打鼓就能达成,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到达梅白镇联合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的第一周,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这个重要时刻,我组织村民们一起观看了二十大开幕式的直播,并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报告。当总书记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拥有广阔的舞台去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前景无限光明”时,想到自己正身处这广袤无垠的土地,顿时内心激动之情油然而生,誓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走访群众听民声

扎根乡村,助力振兴

农村生活正向富足稳步迈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便是我们不懈努力奋斗的更高目标。如何发挥本村优势,打出农村经济组合拳,让联合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到村后,我迅速投入落实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通过深入探访脱贫户、监测户等全体村户,全面了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详细了解各家庭收入情况,逐步掌握群众吃穿用度等方面困难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我积极发展“猪—沼—粮”绿色循环经济,坚持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多样化发展途径,推动建设种养产加销、工商建运服十业并举的农村新业态、新面貌。从中央到地方,政策落实的最终着力点就在基层,村镇干部就是走在乡村最一线的人。这让我在最朴实的地方、从最朴实的干部身上学到了受用终生的宝贵一课,既要抬头望天,更要低头行路。

关爱留守儿童

军民一家,双拥前行

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工作者,在熟悉基本村情后,我便着手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摸底调查,协助组织退役军人参加专场招聘会、推介会。为强化村内精神文明建设,我主动谋划,协调各方,推动将原有闲置广场打造为双拥文化活动广场,并举办社区体育竞赛、高粱丰收节等活动,以期共创良好双拥氛围、促进军民团结。

检查警用装备

立足本岗,踔力奋发

在其位必要谋其政。在长宁县公安局任职期间,我代表长宁县公安局班子成员,首次承接宜宾市公安局布置的大规模跨省抓捕任务,带领一百余名民辅警赴湖南完成该地区五粮液假酒生产销售链条打击收网工作,抓捕涉案人员十数余人;也曾主理侦破数起团伙诈骗、洗钱案件。工作之余,我结合个人专业,紧跟退役军人医疗重点研究方向,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与医院共同探索、深入研究肝癌免疫治疗的改进思路,相关成果发表在胃肠病和肝脏病学科全球知名期刊《肠道》(《GUT》)上。


参加支部生活


对话青年,薪火相传

工作间隙,我积极与青年保持联系,于暑假接受了华中科技大学“星青年”暑期政务见习四川内江队的采访。我分享了面对机关事务、乡村发展、公安任务、双拥工作等多领域挑战时的工作策略:在实践中坚持探索方法,在思考中不断提炼经验。我鼓励同学们珍惜母校提供的机会与平台,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去了解国家的基层情况、感受社会的进步变迁、发现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在过程中不断锤炼自我,努力成为社会所需的一流人才,更要成为支撑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固栋梁。

接受华中科技大学实践队员采访

结束语:

在近三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从中央国家机关的精细化管理中汲取了智慧,也在基层一线的实务操作中磨砺了自己的技能。这种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全链条工作经历,让我对政务工作的严谨性和政策落实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学校到机关,再从机关到农田,每一步都似跨山河,每一步也都踏石有痕。基层工作千条万线,每一名基层干部都是在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光虽弱却恒亮,只因那是复兴之梦开始的地方,更是俊秀之迹奔赴的方向。我们应该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觉悟,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去。


中国共产党宜宾市委员会组织部主办 技术支持:宜宾布谷鸟网站
工信部ICP备案号: 蜀ICP备11013085号-3 国际联网备案号:511500020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