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宜宾党建网!   今天是:     你是第29522156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工作
【驻村印迹】童顺宇:“鹅书记”唱响光明致富歌
发布日期:2024/9/6

人物名片

童顺宇,男,1969年3月出生,四川屏山人,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屏山县税务局二级主办,曾经在屏山县夏溪乡从事驻村帮扶工作4年,现为屏山镇光明村驻村第一书记。

人生格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屏山县屏山镇光明村白鹅养殖场,童顺宇欣喜地指着绒毛还泛着黄色的一千多羽小鹅对来自中国日报、浙江卫视、四川卫视、四川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时说道,“这是我们村养殖场引进的第四批小鹅,前三批白鹅已经顺利销往浙江等地,农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我的汗水值了!”

童顺宇是屏山县税务局选派至屏山镇光明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曾在脱贫攻坚时担任过屏山县夏溪乡瓦窑村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8月,为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他再次主动请缨到光明村驻村,毅然地离开城市舒适的生活,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在一年多的驻村时间里,童顺宇敢闯敢试、亲力亲为,推动光明村白鹅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光明村已形成“林上生新李、林下白鹅忙”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格局,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深入调研

准确锚定发展方向

刚到村上时,童顺宇发现村里农户产业主要以李子种植为主,也有一些零散的鸡、鸭等家禽养殖。面对村里产业发展较为单一的现状,他迅速开展调研,走村入户、交心谈心,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与困难,经过几个月的调研了解,童顺宇发现光明村拥有富硒土壤、丰富水源、温暖气候以及丰富的林下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因此,他主动对上争取、多方奔走,整合各方资源,并抓住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机遇,于2023年12月在光明村建立了白鹅养殖示范基地。

事必躬亲

积极解决群众难题

为推动示范基地的发展壮大,童顺宇几乎每天都“泡”在养殖场或农户散养点,亲自参与鹅苗选择、疾病预防、饲养管理等工作。同时他还经常走访因条件限制未发展养殖但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申请养殖补助,并多次向帮扶单位寻求资金支持,用于部分白鹅散养农户的鹅棚搭建,激发他们参与养殖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发展白鹅养殖的信心。在他的努力下,白鹅养殖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光明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他还组织村民到重庆市荣昌区和内江市隆昌市学习先进的白鹅养殖技术,并主动对接西南大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农技专家,搭建了村民技术咨询服务微信群,为村民提供实时的技术指导,解决村民发展白鹅养殖业的后顾之忧,极大调动了村民的养殖积极性,也保证了白鹅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心系百姓

着力提升产品价值

在他的带领下,光明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和管理,农户则参与养殖中,并分享收益。白鹅养殖示范基地已累计出栏四个批次共计4500余羽白鹅,直接带动了12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目前,集中养殖和农户散养白鹅数量达到了16000余羽,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160余万元,这些举措为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增收3846元,并直接创造了130多个季节性就业机会。


同时,与浙江味德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订单保底农业”模式,有效实现了销路稳定、收入稳定。如今光明村白鹅养殖如火如荼,除有效辐射到了周边地区以外,还先后吸引宜宾市江安县、凉山州雷波县等相关单位前来学习交流。

童顺宇表示,借着光明村白鹅养殖示范基地的良好开端。未来,光明村将继续深化村企合作,拓展产业链条,发展鹅肉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他还计划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光明村优质农产品销售质量。

“以鹅为伴,引吭高歌”。短短一年的时间,光明村的白鹅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童书记凭借着敢闯敢试敢担当的驻村精神,用林下养鹅这把产业发展钥匙,开启了光明村乡村振兴的新大门。

中国共产党宜宾市委员会组织部主办 技术支持:宜宾布谷鸟网站
工信部ICP备案号: 蜀ICP备11013085号-3 国际联网备案号:511500020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