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大力推广“新时代春风经验”,持续深化“标兵书记选育工程”,着力构建“标兵引领、示范率带、全面创优”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雁阵”培育体系,根据《宜宾市“标兵书记选育工程”实施方案》,前期,经党员群众推荐、乡镇党委研究、县区考察公示、市级综合考量,择优确定了第二批村党组织“标兵书记”人选(每县1名、共12名)。2024年12月23日起,“宜宾组工”微信公众号对“标兵书记”典型事迹陆续进行展示,供大家对标学习,敬请关注。
人物名片:

彭涛,男,1986年5月生,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长宁县龙头镇龙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先后荣获宜宾市“党建示范市”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宜宾市优秀共产党员、宜宾市“担当作为好支书”、长宁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十佳标兵书记”等荣誉称号。当选宜宾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长宁县第十六届及十七届人大代表、长宁县第十五届党代表。

他是手握蓝图的耕耘者。为改变家乡相对落后的面貌,彭涛将目标瞄准荒山“一枝花”,一枝花山山势陡峭,林中杂草、杂树丛生,山上的苦竹残次林是村民都嫌弃的存在。但他没有退却,经过翻阅相关书籍,咨询专家,参加各种培训,带领村干部开垦、种植。几年的不懈努力,一枝花荒山变成了苦笋基地,这座“不可能”的荒山孕育出了“中国苦笋之乡”。
他是充满理想的实干家。为了让村民过上更红火的日子,结合龙头村森林覆盖面积广、竹类资源丰富的特点,彭涛创新“土地托管+林木自有”的双赢模式,利用林下空余林地、林菌复合套种竹荪和大球盖菇,实现林下林地变废为宝。建设了“竹韵乡村”竹类初级加工基地,采用“村集体+公司”运营模式,辐射带动全镇竹产业发展,举办“苦笋采挖月”特色品牌活动,以二产促一产推三产,实现三产融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就近就地务工,带动村民年增收28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为龙头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他更是肩扛使命的赶路人。彭涛始终心系群众,脚踏实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村民家中,都时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听到村民对他的赞誉。他的笔记本上,满是记录着乡村发展思路与村民需求,见证着他对工作的勤勉与专注。让农民在农村也可以有多种工作选择,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让农民在农村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医疗、入学、休闲等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让农民一年四季不再像候鸟一样往返城乡之间,生活得舒适惬意,是他不懈奋斗的目标。
|